石门县维新镇古称仙阳。在县域中部,地处渫水之北,又名渫阳。晋太康年间,曾置渫阳县治于今维新场古城堤(今维新镇古城堤村)。按古韵,“渫”音“薛”,薛为先韵之入,后演化为仙阳。总面积239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43533.30亩,其中水田25827.80亩,旱地17705.50亩,农户12998户,总人口48398人,2007年人均收入4200元。是国家重点工程——皂市水库的主要淹没区之一,皂市水库建成后,将淹没田地1.8万亩,需移民25000人。
仙阳坪,东起三圣乡歇凤岩,西迄维新场两河口,南北群山连绵,中有仙阳河,自东向西流贯,长20多公里.。两岸呈多处河谷平原,间立若干丘陵,土质肥沃,地势平坦,田连阡陌,物产丰富,为水稻主产区,麦、薯、豆、桐、茶、竹、木俱有,过去尤以盛产桐油而闻名全县。《伍氏族谱》载:“仙阳者,邑之膏腴也。”故有“四十五里仙阳坪”和“金仙阳”之称。地下矿藏也非常丰富,有硫铁矿、石煤和石灰石等。仙阳河北岸沙洲的维新场,是石门县中部的重要集镇,现为维新镇政府驻地,东南距县城58公里。上世纪40年代初,一些商贩从九间铺搬来,开始在仙阳河北岸沙堆上摆摊兴场,后见生意日渐兴隆,便着手修建店铺,遂成集镇,即取《诗经》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之义,叫做维新场。建国初置镇,1955年罢镇属乡,1986年重又设镇,1995年撤区并乡,将原维新场镇、袁公渡乡、渡水乡合并为维新镇。
维新场昔日即为仙阳河、渡水流域桐油、乌桕、烤烟等土特产的集散地,设有农贸集市,牲畜交易甚旺。维新场又为石门中部山区交通枢纽,公路四通八达。仙阳坪中刘家峪、杜家岗系革命老根据地。刘家峪在仙阳河南岸,是曾庆轩烈士的家乡。左右山丘对列,中间溪水北流,南靠景家垭,北邻杜家院子。大革命时期,中共石门县委委员曾庆轩于1926年在刘家峪、杜家岗、地坪等地组建成立过中共党支部和农民协会。“马日”事变后,贺龙同志到此进行革命活动,亲自委任时任中共石门县委书记的曾庆轩为湘鄂边区游击司令员。曾庆轩烈士生前曾以附近横岩寺的“杨泗将军”为写照,以“横岩”二字冠头,书写的“横持钺斧杀尽天下土豪劣绅;岩上活佛普救世界贫农赤工”的宣传对联,至今犹铭刻人心。庆轩牺牲后,其父曾焕之继续坚持地下革命斗争。中国工农革命军参谋长黄鳌在战斗中也牺牲于此。杜家岗是1926年冬石门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的诞生地,接着,农民协会在县域各地成立,农民运动如火如荼。1930年10月,贾国湘、曾辅臣等在杜家岗建“渫阳区苏维埃政府”。1935年,贺龙、肖克部队驻境2月,此地参加红军百多人。现刘家峪建有“庆轩小学”和曾庆轩烈士墓。坪中古迹有仙阳河畔古城堤,为战国古城,又曾为晋太康年间渫阳县治,城垣残迹至今可辨。还有春秋战国遗址,古添平土司靖苗司、细沙隘、遥望隘旧地。游览地有热水溪温泉、峡峪河等。
近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,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路子,突出抓专业村建设,发展特色农业,着力优化农业结构,提高农产品商品率,增加农民收入。目前已建成脐橙、马头羊养殖、生猪养殖、烤烟生产、小干果种植、大棚蔬菜等各类专业村13个,形成了优质脐橙、马头羊养殖、生猪养殖、小干果、薯王粉丝等五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,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。在镇党委、政府的大力倡导下,已形成脐橙销售、生猪交易两个专业市场,成熟的市场运作不但推动了本镇经济发展,同时辐射到周边其他乡镇,维新已经成为石门县西北地区的脐橙、生猪主要聚散地。同时,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也已落户维新,从四川引进的投资800万元的环保页岩砖厂日生产红砖4万块;投资3000万元的灿邦矿业公司,开采境内的虎皮黄大理石,已入户县工业园;有投资5000万元的渡水河小水电开发项目即将开工上马;热水溪温泉开发项目正在筹建之中。 |